第661章 栎阳风云_异国猎宝档案
笔趣阁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661章 栎阳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61章 栎阳风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在没来到栎阳之前,李承其实心底有疑惑的。

  秦迁都栎阳,战略目的就是夺取河西之地!那么河西之地,又在哪儿呢?

  秦魏之争的河西之地,位于今天的山陕黄河南段以西地区,也就是黄河“几”字型“”拐弯的周边地区。

  为这片河西之地,秦魏两国进行长达八十年的争夺!

  秦魏第一次河西之战,起始于公元前419年,结束于公元前408年,魏大胜,全取秦之河西之地,设西河郡,名将吴起任西河郡守。

  秦失河西之地,确实面临极大危机,当时魏的精锐部队魏武卒在名将吴起的带领下,已经进入今天的关省韩城东南,大荔县东南,也就是说,魏武卒已经踏入关中要害之地。

  这么严峻的情形下,不是更应该都城西迁,保留战略纵深么?

  为什么秦献公要迁都东进栎阳?

  按照现在的地理测算,阎良区栎阳距离韩城,不过区区一百五十公里!

  以魏武卒的精锐,四到五天就可以打到秦都栎阳城下!

  东迁栎阳,岂不是送上门?

  亲临栎阳,并在周边转一圈之后,李承才真正体会到,老秦人背水一战的勇决!

  其时,秦国刚刚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败,就是魏将吴起封神的“阴晋之战”!

  秦丢失河西之地,安全无保障,不断派兵袭扰攻打魏占据的西河郡,意图收服河西之地,收效甚微。秦后惠公于公元前389年,再次调集五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西河郡,发起第二次河西之战,兵临阴晋今天的华阴东。吴起率领五万魏武卒,战车五百乘、骑兵三千,迎战。

  吴起用少量精锐之士,击破庞大的秦军集团,以一当十,反复冲杀多次击穿军阵,使五十万秦军大败而逃,取得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

  吴起,一战封神,也由此引发魏国国内以公孙痤为首的官僚体系的嫉妒和排挤,最终远走楚国。

  这一战,魏国不但保卫河西之地,同时也因此引发“诸侯卑秦”,使秦国上下深以为耻。

  老秦人痛定思痛,发动兵变废秦出公继位时两岁,被杀时五岁,迎立流亡在魏国二十九年的秦灵公太子嬴师隰为秦献公。

  也就是说,秦迁都栎阳,其实是在外忧内乱,矛盾重重的情形下,秦献公所做出的一种非死即生、搏命一击的背水一战!

  秦献公将都城迁到距离河西之地非常近的一个距离,既向国内重臣表明自己与魏国不死不休的决心,又向其他诸侯国昭示秦国是你们围剿魏国的天然盟友。

  为什么这么说?

  魏国经历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圣君的统治,又有吴起、李悝、西门豹等人实施变法,国力强势,是当时诸侯国首当其中的第一霸主。而且,魏国当时看不上秦国,他们一心想要回复“三晋一统”局面,因而,战略目标主要定在韩、赵两国身上。

  秦献公东迁栎阳,某种程度上在向韩、赵两国释放信号打老魏,喊上我!

  历史证明,秦献公东迁栎阳的战略目的,完美的得到执行,且圆满成功!

  栎阳古城早已沉湮于历史尘埃中,李承在黄土泥中,绕着古城遗址走了一圈。

  这里已经成为农耕区,古城区主体区域,麦苗青青,长势良好,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当年的夯土地基,隐于长满衰草和杂木中,依稀能辨。

  古城遗址没什么可看,但是收获还是有的,李承依稀找到秦献公为何选择栎阳建都的答案!

  首先,栎阳位于渭河平原的中心地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这是建都的基础有足够的土地分配给贵族,能养活都城中的国人。

  其次,栎阳是陆通三晋的必经之地,是关中的交通枢纽。

  栎阳东北行,经重泉,至临晋的蒲津渡过黄河,向北可达太原、上党秦对赵作战,走的就是这条路栎阳正东行,过圩南,走华阴,出潼关,过黄河,可直击魏国都城安邑晋省夏县栎阳东南向,可走圩南、商洛线,和楚国通商贸当时秦和楚国属同盟。

  迁都栎阳,秦国上下卧薪尝胆,勤修内政,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让秦国渐渐变得富强。又遇到非常好的时机魏武侯伐楚伐齐立志三晋一统,给了秦国喘息之机。

  一直到魏武侯去世,秦国开始对魏国动刀。

  公元前362年,秦乘魏军在浍水今晋省翼城县南北岸与韩、赵联军大战之机,派庶长国出兵攻魏,发起第三次河西之战,在少梁今关省韩城市南大败魏援军,俘其主将公孙痤,占领少梁今关省韩城市东南,夺回部分河西之地。

  魏国三面树敌,不得已,在黄河边修筑长城,将少梁、少梁两座城市,挡在长城之外,也就是将部分河西之地让给秦国。

  从此,秦魏之间的河西之战,形势逆转,攻守易势,秦国占优。

  同年,秦献公去世,秦孝公继位,开始商鞅变法。

  公元前354年,中原乱战。

  赵国攻打卫国,魏国救卫,在南梁大败赵军,并进围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楚,继而就发生著名的“围魏救赵”故事。

  秦国一见,吆喝,赵国、齐国、楚国联合攻打魏国,自己机会来了。肥猫吧趁着魏国主力与齐国在桂陵之战的时机,由繁庞东渡黄河,包围魏故都安邑,魏守军投降。

  次年商鞅率军包围固阳,魏国固阳的守军,在秦军强大的攻势下再次投降。

  秦国收回大部分的河西之地。

  形式似乎一片大好。

  可这会魏国实力强大,绝对是般的存在。

  他们先与齐国决战桂陵,不幸大败,但是,很快又整兵再战,破赵国都城,迫使赵国签下城下之盟,然后又联合韩国大败齐楚联军于襄陵,齐国,楚国两国被打蒙,被迫求和。

  等魏国平定赵、齐、楚三国后,回头收拾秦国,秦国蔫了。

  在公元前350年,魏国夺回旧都安邑,西进并包围定阳今陕延安市东南,在魏国的攻势之下,秦孝公被迫求和,并归还所得的河西之地。

  时间又过了十年,秦国得意外之助公元前343年,马陵之战,孙膑战庞涓,十万魏军全军覆没,魏军主帅太子申被俘,庞涓自刎而死,魏国缺兵少将、国力大衰。

  秦国发动第五次河西之战。

  这一次,秦国兵精粮多,稳扎稳打,不急不躁,采用“耗死”对方的战略,在西河郡与魏国进行长达两年的拉锯战,最终耗得对方兵无战意,马无粮草。

  公元前330年,全歼魏军,斩首八万此据秦本纪,并俘虏魏将龙贾。

  魏被迫于次年将河西郡归还秦国。

  至此,秦全部收复被魏夺占的河西地区。

  魏军主力覆灭,又遭齐、楚、赵、秦等国轮番进攻,从此一蹶不振,国力大损,沦为二流国家。

  秦国则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强大,又革新军队,拥有东出崤关夺取天下的实力,而魏国的衰落则减轻秦国东出的难度。

  从此,山东六国,便暴露在秦国的铁拳之下。

  栎阳,在最后三次河西之战中,都承担着粮秣供应基地和军事指挥中心的重大作用。

  秦献公迁都栎阳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全部实现。

  可以说,秦魏之间的河西争夺战,就是一部完整的“栎阳风云录”!

  迁都咸阳,栎阳的历史使命完成,但它的生命光辉远没有结束。

  站在荒凉的夯土丘上,李承莫名有些伤怀。

  强秦今何在?也不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樯橹灰飞后,关中大地竟然被三个前秦叛逆所据,又是何其悲哀!

  公元前205年,项羽破秦,分封十八王,关中地区由三名前秦降将镇守。

  前秦上将军章邯封雍王,辖咸阳以西,建都废丘今兴平县前秦都尉董翳为翟王,建都高奴今延长县,辖上郡,前秦长史司马欣封塞王,辖咸阳以东,立都栎阳。

  三王所在的区域,是秦国故地,因而后人又称关中为“三秦”。

  刘邦“暗度陈仓”,击败雍王章邯,章邯自杀,司马欣胆怯投降,献都栎阳给汉王刘邦。

  公元前205年十一月,刘邦建都栎阳,并留萧何辅佐太子刘盈监国,坐镇栎阳,征集粮草兵卒,及时运往前线,以供军需。

  栎阳再度成为当时的经政中心,堪称刘邦争霸天下的大本营。

  五年的临时国都,成为栎阳古城最后的辉煌。

  李承站在冷风中感怀呢。

  不远处的地垄中,一位夹着烟袋锅的老农,裹着羊皮袄,眼神警惕,一口浓烈的圩南话,“你在搞啥东西么,额瞅你老久鸟,该不是挖货的吧?垄里货都是额噶的!要是挖货,小心额拾掇你。”

  呃?自己被人怀疑偷挖古董?

  这位老者,是这片麦地的主人,他很早就注意到这边,还说地下的古董都是他家的,要是敢偷,拾掇你!老爷子一本正经的威慑,挺有意思。

  李承朝他挥挥手,走过去递根烟,笑道,“没得事!额是学生,过来瞅瞅。”

  老爷子不接,扬扬手中的烟袋锅子,“真滴学生娃?”

  这一扬,李承注意到绑在锅子杆上的烟袋,不,准确数是麻制烟袋封口线上缀的那一枚布币。

  如果自己没看错的话,那是“楚大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ll.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ll.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