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_梦断三国
笔趣阁 > 梦断三国 > 第14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4章

  张飞瞪了眼张苞,然后笑呵呵的问道,“为何?”

  只把张苞气的翻白眼。

  “难道你们没有发觉貌似魏军是故意让我等尽数杀到吗?而且还基本上是不分前后的杀到……”

  “中计了!”不待张飞说话,马岱已经察觉到哪里不对了——地上黏糊糊的,赧然是常用的引火之物火油!

  “哈哈哈……尔等尽皆中了我家军师之计也!我等老卒能有尔等数万汉军陪葬,也算不负曹军军威了!”这是众人才发现,守护中军大帐的竟然尽是些胡须斑白的老卒!

  “放火!”像是呼应一般,帐中又冲出数百人,手中尽是火把!

  与此同时,大寨外面也出现了数不清的兵马,却是戏志才早早命五千人隐于地道中。此时见中军火起,外围的五千兵马也迅速将手中的火把丢向大寨。

  此时乃是十一月间,正是天干气燥之时,兼之营中又有易燃的火油,顿时六万汉军化作火中亡魂!

  建安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魏国军师祭酒戏志才,以一万三千老弱士卒为诱饵,将六万汉军诱入大寨,之后以火攻,火势内外俱起,六万大军出少数将领外尽皆葬身与火海之中!

  而此时,汉军后方,被俘虏的数千魏军忽然暴起,竟将两千全副武装的汉军全歼!之后此军饱餐一顿后,将自己尽皆武装起来,之后一把火将汉军辎重并粮草烧掉!之后向东攻击张任大营!

  而东面,张辽,曹纯,夏侯渊等诸多大虫率领四万大军攻击汉军大寨,张任严守不出,双方相据不下,然数日后,那支俘虏军团杀到,张任知道自己的粮草已被烧掉。无奈之下,于十二月初三率众突围,最后只得七十余人逃出。

  “尔等回来了,辛苦了。”曹纯亲切的抱了下俘虏军团为首的那人。

  “谢大统领,不过两千小卒,岂能伤的到我等?为首那人叫于坤,乃是魏国虎豹骑的副统领!

  没错,那些主动投降的正是让张飞心悸不已的虎豹骑,而与张飞对阵的则只有冲的最靠前的那数百人是。戏志才命虎豹骑假意被俘,却待东面火起之时,暴起将汉军的粮草烧掉。之后两相夹击汉军大寨!

  而当张任突围之时,也就意味着,历时七个月之久的四路攻汉,基本上结束了,魏国北线,张战正闹腾的欢。南面,已经回来的周瑜亲率六万大军奇袭徐州,将广陵郡和下邳国占据后,就不再进军,而且此次并没有像之前一般将民众迁走,而且还将山越之中迁徙了二十万过来。之后又将俘获的羌人打散分不到扬州,荆州。然后孙策命周瑜为徐州刺史,并拨与他两万骑兵并六万步卒!纵然徐州是出了名的易攻难守,但在这样的兵力下,却也不大可能轻易拿下。

  其后孙策宣布承认汉国的身份,拒绝承认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曹艹的魏王身份!

  曹艹一怒之下就要发兵,但却被荀彧苦苦拦下——戏志才已经在归来的路上逝世,享年五十三岁。

  “文若可是要拦着孤?”对于荀彧,现在曹艹已经没有那么的亲近,自从自己称王后,荀彧就基本上保持沉默,除非是不得不说尔等大事。

  “志才有遗书于此,荀彧只是代好友转达——当魏王有意动兵,则将此书交付于魏王。”

  “哼!”曹艹没好气的哼了一声,接过书信就径自走向内庭,荀彧看着曹艹远去的背影,就像是看到自己与当初的执着越走越远一般。过了一会儿,楞过神儿后的荀彧摇摇头后,也就回去了。

  “魏王敬启:

  志才已料时日不多,是故坚持出征。只欲以此身残命为大王尽最后一次忠。经此一战,刘备实力大损,不会轻启战端。大王需注意的是吴国。

  吴国之主吴王年少有为,且知人善用,麾下多为死忠之辈。兼之北地有张战为患,是故,大王欲一统天下,当真和汉国,假和吴国,率先攻下北地,这样可确保后方无忧。而后再联合汉国共取吴国!刘备亦垂垂老矣,大王可以吴王年少,劝其攻取吴国。待到吴国灭后,再由各自的子嗣自行决斗。

  文若虽忠于汉室,亦忠于魏王,后方大可赋予文若。

  我军后起之秀较少,老辈将军们尽皆半百之岁,与其令其继续征战,不若令彼教导小辈。小将王双,骁勇善战,可为斗将;小将郭淮,聪敏机智,可为戍边大将!夏侯氏与曹氏亦有诸多良才,然与此二人相较,却是差了些许,其原因在于父辈之荫过重,尚未经历过磨砺,若大王令老将们多多磨砺一二,则三十年内,魏国必将登顶!

  最后,世家势大,于治理不益,志才拙见,不若颁布求贤令——无论出身,无论品德,唯才是举!如此则必有大批寒门子弟来投。世家能力减弱,则治下可长久治安也……

  想必奉孝在下面已经等某许久,望大王勿要责怪志才过于重视奉孝的好……呵呵……

  颍川戏笔。”

  “志才……”曹艹览毕,眼角不由得湿润许多。“传令荀彧入府觐见!”

  刚走不久的荀彧半路就被劫了回来。

  “不知大王寻荀彧有何事?”

  “志才遗书于此,其上有数策。文若看看可取否?”曹艹眼神闪烁的看着荀彧,背后竟是倚天剑!

  “尽皆妙策!”荀彧览毕后惊叫道。

  “呼……”曹艹暗暗的长出了一口气。“哦?妙在何处?”同时不动声色的将倚天剑放回。

  “老将们厮杀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经验丰富,若是以老将为师教授小将们,则不出十年,魏国则大才遍地!此乃强兵之道!

  联汉而治吴,一次压制势头最盛的吴国,此乃弱敌之策。

  唯才是举,可削弱诸多世家,于治理有大益,此乃强国之道!

  荀彧不才,有一富国之策——青州临海,可多设盐池,令以战马与吴国交换战船!一待到战船数量足够,我军就顺风而下,沿海袭取吴国诸郡……”荀彧侃侃而谈,放佛又回到了当初初次见到曹艹的时候。却不知自己的表现暗中救了自己一次——若是他对戏志才之策,尤其是唯才是举之策有所迟疑,曹艹背后的倚天剑就会落在他的头上!

  “如此……甚好。”

  正文第五十三章三项制度抢人才

  互联网更新时间:2014-9-510:03:02本章字数

  感谢飞飞DW大大的收藏,梦子感激不尽!感谢DENGWOQUNI大大和问雪大大的打赏,梦子叩谢了!

  建安二十六(221)年,这一年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念头,起点不是幽州那个蹦蹦哒哒的张战,也不是西域风骚无比的赵云,更不是二货孙策……

  废话有点多,其原因在于曹艹的一纸《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简单的说来就是——不管你是何人,不管你出身何处,只要你有才,有才你就来!

  此时人才的选拔还大都是靠着孝廉制度选拔的,但是孝廉制经过数不清的年代后,已经彻底被世家控制。这让寒门子弟难有出人头地之时。而这一纸求贤令则彻底大打破了孝廉制的弊处!

  所有人都在观望,就像是当年商鞅变法令刚开始颁布之时,没有人相信他一般,此时所有人都在观望……

  曹艹等不及了,于是在两个月后再次颁布一次求贤令!

  又二月,颁布第三道求贤令!

  总是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求贤令颁布整整五个月的时候,有人出来了——此人复姓司马,名芝,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少年时是书生,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贼寇。同行的人们都丢下老人和弱小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贼寇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母亲老了,杀了我之后放过我的母亲吧。”贼寇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因此免于被杀,推着小车把他母亲拉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仪节操。

  曹艹听闻过他的事情,司马芝前来投靠,曹艹直接任命他为东莱郡郡守!

  唯才是举让魏国迎来了一次全新的风气,当第一个毛遂自荐之人被封为郡守后,数不清的寒门才子纷纷向着魏国进发!而那些不想被说成是依靠父辈或者家族封荫的士族子弟也纷纷前往。但是老一辈的士族成员却对此十分不满!虽然有人言辞激烈的进言要求撤除此项政策,却被曹艹血腥镇压下去!于是有些大族开始纷纷西迁,投向汉王刘备。其中就有颍川陈氏。

  想当年刘备据徐州之时,陈氏一族中就有数人在刘备麾下为官,其中就有陈群。陈群昔日被刘备聘为豫州别驾,后曹艹入主徐州,,辟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又转任参丞相军事。而此次因为曹艹求贤令的颁布,对士族的损害不可谓不大。陈氏一族中,反对声音就很多,而被斩的人中,就有几名是陈氏族人。这就是陈氏决定西迁的原因之一——渡江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兼之锦上添花不若雪中送炭,汉军虽然刚败与魏军,但是其余三面的战绩却足以说明一些东西,兼之西域通道正在打通,一旦通了,也就代表着昔日的丝绸之路可以重新通商,丝绸之路能够带来的东西,可不仅仅使财富……

  已经在魏国站稳脚跟的陈群本不愿离去,但却被家中老夫威逼,不得已之下只得跟着西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ll.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ll.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