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邓大海的困惑_石榴湾
笔趣阁 > 石榴湾 > 第四十八章? 邓大海的困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八章? 邓大海的困惑

  邓大海从常务副区长提拔为区长转眼间又是半年过去了,他在副区长的位子上两年,在常务副区长的位子一年,在仕途的路上算是走得很快了。前面三年他基本上沉在基层,走遍了全区的乡镇。重点抓了全区的扶贫工作。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终于使最偏僻的几个乡村通了公路,使全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使全区每一个村子都用上了电。他低调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老百姓极好的口碑。

  在职务上摘了个副字之后,他要对全区的工作负责,下基层的时间少了。原来的区委主要负责人退休了,原来的区长陈坤任区委主要负责人。这半年来,邓大海发现很多问题与陈坤有分歧,在一些重大决策上意见不能统一。有一次常委会上,陈坤提出要在区政府大院内建一个大会堂,预算资金要两千万。

  邓大海表示反对,他说,“现在区里财政紧张,钱要花在刀刃上,区里的大礼堂还可以用嘛,就是旧一点而已。我去年去了荷叶镇两次,在樟树湾那个地方有一所初中学校,建在鹤江边上,你们都知道的,那个地方是鹤江的下游,河床流经荷叶镇呈S形,学校刚好就建在中间凸出的部位。我问了附近的老人,那个地方六三年曾被洪水冲过,死了好几个人。学校有几十个住校生啦,还都是些孩子,想想都可怕,所以,我的意见把这笔资金先解决学校的搬迁问题。”

  参加会议的常委都把眼光投向陈坤,陈坤脸上没有一点表情,说道:“既然我们两人的意见不统一,那就投票吧。”

  结果全部常委都对邓大海的提议投了反对票。

  这次投票的结果竟然没有一人支持他。其他的人投反对票邓大海还想得通,唯独管教育的副区长都投了他的反对票。而这位副区长还是从荷叶镇老家走出来的干部。这使得邓大海一万个想不通。

  散会后,邓大海一个人坐在办公室,他抽了支烟。对自己在区政府这三年的工作认真地梳理了一遍,认为自己没有做得不妥的地方,无论是对上级领导,还是同级同僚,工作上都是大力支持的。此刻他感到很孤独、困惑。他想,如果继续这种状况,今后怎么开展工作?今后的施政方案怎么落实?他只想和一个人聊聊自己的心事。他想到了藤道远,在区政府只有藤道远最了解他,也最懂他。下午下班的时候,他给藤道远打了个电话:“老藤啊,我邓大海呀。”

  “哦,邓区长有什么指示。”藤道远永远是那种乐呵呵的口气。

  “在大门口等我,我请你喝一杯。”

  藤道远很诧异,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区长谈工作从来都是在办公室,去茶楼酒馆谈工作是从来没有的事,便问道:“呵呵,有什么好事,今天这么高兴。”

  “等下告诉你。”

  藤道远在大门口上了邓大海的小车,小车往左拐了个弯来到了驼仙街的翠翠酒店。停了车,推开玻璃大门,坐在柜台里面的冬翠看见了邓大海,热情的招呼道:“哟,邓区长好久没来了呀,欢迎,欢迎。”

  邓大海点点头“嗯,就两个人。”

  这时,冬翠才注意到走在后面的藤道远,挺着将军肚,迈着方步,手里拿着把折叠扇,一看以为是省里的领导,忙从柜台里面快步走到他两前面,恭敬地叫了声:“首长好!”然后又说:“你们当领导的,要谈工作,跟我来,楼上有一个小雅间,很安静。”

  邓大海与藤道远相视一笑,他两外出,出现这种场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来到楼上的小包厢,里面布置得很雅致,墙壁上挂了几幅古画,虽然是赝品,但仿制得足以乱真,估计价格也不会很便宜。冬翠把厚实的窗帘拉开,里面立即亮堂起来。开了空调,又亲自泡了极品武夷山大红袍。邓大海要了瓶五粮液,点了菜。冬翠说了句,“首长请喝茶,我就不来打扰了,有事请按门旁那个按钮。”

  藤道远冲了两杯茶,自己先喝了口“嗯,好茶,”他把另一杯放在邓大海前面:“区长,今天有什么好事,有这个雅兴。”

  邓大海喝了口茶,便把今天下午常委会的情况与他说了。

  最后他说:“以投票的方式决定这件事,本身没什么错,这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我也没什么话好说的,只是我想不通的是,在常委里面竟然没一个人支持我的建议。难道我提的建议不重要,这可是关系到几十个孩子的安全大事啊?我想问问你,为什么在常委会上会有这种局面?”藤道远看着邓大海说道:“你要听真话呢,还是听假话?”

  “当然是真话,我相信你,你心里有老百姓。”

  “还是先吃点东西吧,我肚子饿了,边吃边说。”

  “对,我也饿了。”邓大海按了下门上的按钮。

  冬翠上来问:“邓区长,是不是现在就上菜?”

  “可以上菜了,端上来吧。”

  邓大海点了四个菜,都是藤道远喜欢吃的,邓大海知道他的口味。也知道他食量大,每个菜分量特别足。邓大海开了瓶五粮液,两人边喝酒边聊天。

  邓大海喝了口酒:“我不为别的,我只想为老百姓做点事,但是,我这半年来,想要为老百姓做点事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阻力重重。”

  藤道远说:“邓区长啊,你要树立自己的威望啊!”

  “此话怎么说?”邓大海似乎没听明白。

  藤道远喝了碗乌鸡汤,说:“在几个常委里面,你年龄最小,他们的资历都比你老。特别是陈坤,他在区长的位子上都已经干了六年,现在还是区里的一把手,你与他意见有分歧,逼得常委们选边站,就是说你现在要跟他扳手腕了。常委们敢投你的票?”

  邓大海说:“我又不跟他争权夺利,就事论事嘛,他们怎么会这样想?”

  “唉,人人都是你这样想就好了,可是就有那么一些人,平时口口声声要有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老百姓听惯了这些表白,也就不当回事了,你倒是认真起来。我在圈子里混了几十年了,圈子内还能见到你这样纯的人真是个奇迹。”

  “你就直说了吧,我究竟要怎么做?”

  “好,邓区长,那我就直说了,你聪明,务实,工作上是把好手,你以前的经历我了解一些,招商引资,扶贫工作做出来的成绩都是扎扎实实的,政绩加机遇才有你现在的地位。可是现在你已经处在一个能指挥别人,也能威胁到某些人利益的位子了,还是你以前的那一套就会行不通,你会发现跟你的人会越来越少。支持你的人越来越少。你要真想为老百姓做事,那就得使出些手段来,该硬的硬,该软的软。要把自己的威望立起来。”

  “老藤啊,我老家是樟树镇的山坳村,跟你的家乡金鸡岭一样很偏僻,我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记得去上大学的那一天,乡亲们把我送到樟树镇,村里我最敬重的大伯,也是我小学的老师临别时说的那句话,他说,大海啊,你是我们村第一个去大城市读书的大学生,今后你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都要记住,内不愧心,外不负俗,富贵烟云,采菊亦乐。任何时候心里都要有老百姓,我那位老伯曾经被划为右派,受了很多委屈,唉,已经不在了,但他说的话我一直记得。”

  邓大海喝了一大口酒,喉咙火辣火辣的,有点醉了,他继续说道:“你说的话,我明白,在圈子里我也这么多年了,里面的规则我也懂,只是我不想改变自己而已。有时候装傻,他们不要逼我改变自己。那样太可怕了。”

  邓大海与藤道远下楼的时候,邓大海差点摔跤,他真的醉了。冬翠叫了个熟人开车把他们送到各自的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ll.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ll.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