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九功制匏_异国猎宝档案
笔趣阁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257章 九功制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7章 九功制匏

  走出茶室,李承已经醒酒。

  搓搓脸,对胜元兄妹还有吴伟尴尬地笑笑,“喝得有点急,这会好多了。”

  吴伟笑笑没出声,小结衣懵懵懂懂没意识到刚才李承酒醉。

  波多野胜元则笑着对李承点点头,“鲍斯,我觉得您有些酒意之后,才华外露,更吸引人呐。有种……谁谁,斗酒诗百篇的样子。”

  他挠挠头,最终还是没想起来李白的大名。

  胜元说的是刚才李承在茶室的问对,很精彩,尤其是最后,他对东瀛抹茶一脉的忠告。

  “茶道是一种精神,让人们在日常的俗事中,找到一种审美的价值。”

  “但这种精神也在遭到挑战,由于茶道的演示方式过于程式化,对茶具等形式性的东西过于讲究,在日常生活中,东瀛人更青睐煎茶,或者抹茶食品。”

  “如今在东瀛,抹茶道也越发宝相庄严,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这并非好现象!”

  “曲高和寡,最终都会走向衰败。武者小路千家,当谨记之。”

  这番话,对于没怎么接触过“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抹茶茶道的胜元来说,很震撼,对敏子茶师来说……也有些触动。

  李承提到宋代点茶的衰落与文化“基态”有关,给她的触动很大。

  她坐在榻榻米前,听着前面这些茶客的交谈,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敏子小姐,其实不用担心。”

  打破她沉思的是内藤淳一,这位四十来岁的油腻大叔敏子很熟悉,神户市立博物馆的研究员,主要课题是亚洲文明和东瀛文化的传承关系。

  “愿听内藤桑的高见。”敏子微笑着颔首。

  “我很欣赏刚才威尔斯先生提到的文化基态这一概念。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态,不同的文化基态,会衍生出不同的技艺,以及相对应的技艺传承命运。”

  内藤淳一不亏是文化研究者,他很快意识到李承所提概念的重要意义,并快速填充自己的理解。茶室内,他的身边围拢过来几人,静静地听他讲述。

  “中华文明的文化基态,是包容的、多元的,这种文化基态所衍生出来的各种传承和技艺种类,拥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完成一套创造、发展、繁荣、没落,乃至更替的完整过程。”

  “东瀛的文化基态非常不同。不得不说,我们的文化圈层,体量太小,生存空间也窄,不适合那种短时间产生急剧变化的艺术形态,也没有那么多空间让它们并列生存。”

  “这种状况,并非没有好处……那就是,它更适合优秀的、单一的、有生命力的文化种类,并一代代传承与发展。”

  尽管他一个茶道的词汇没提,可敏子听懂了。

  国内的文化环境,允许多种类的技艺并存,也有空间和市场,允许其中的部分湮灭,可东瀛不同,它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然后在相对封闭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完善的文化体系,并一代代改进从而保留下来。

  所以,内藤淳一才会说,东瀛的文化基态决定,大和绘、茶道、能剧、莳绘等极具东瀛特色的文化种类,也许会沉沦,但很难湮灭。

  所以说,大有大的精彩,小有小的璀璨,谁也不用羡慕谁!

  如果李承能听到这套分析,肯定会对内藤淳一的学识,另眼相看。

  这会没心思琢磨内藤淳一,他的注意力,全在眼前货摊上的一件四方葫芦上。

  这是一个葫芦器的摊位。

  在东瀛,葫芦不叫“葫芦”,而称为“瓢箪”,寓意吉祥,很受到东瀛民众的欢迎和喜爱。

  东瀛的葫芦工艺,自有特色,重装饰,轻工艺,喜欢在髹漆葫芦外装饰色彩艳丽的布块,或者色彩繁杂的条穗,葫芦腰部的束腰带工艺,更是讲究。

  在东瀛,葫芦不仅是装饰器,还有很强的“风水”属性寓意是吸怪纳祥,招财进宝。如果常去东瀛的人都应该注意到,很多酒店、商场、旅馆以及茶室,都会装饰葫芦招幌。

  眼前的摊位上,摆放着各色各样,大大小小的葫芦,最大的一件摆在正中,高四十多公分,外表布满东瀛传统花卉图案,腰部系黄绳装饰,葫芦口有木塞,由黄绳链接到腰部,整个造型端庄大方,宛如一位身穿传统和装的贵妇。

  李承的眼睛,聚焦的并非这件“高大”的彩衣葫芦,而是它旁边的一只不太起眼的葫芦笔筒,笔筒中还插着一把侍女扇。

  这个笔筒色泽红黄,口部和内里都做紫黑色髹漆,笔筒外围,还有缠枝花卉纹。

  这是用葫芦切割镶嵌制作成的,应该不是东瀛的工艺。

  李承之所以能注意到这个笔筒,首先是因为它是四方形的常见的葫芦,即便切割,也只能切出圆弧形其次就是它的风格,并非东瀛葫芦制器的“色彩”工艺,更接近清末民初津门的手艺。

  葫芦长成四方形?清末民初就有葫芦模范了?很显然,这特殊的四方形,是在葫芦的生长期间,利用模具规范后自然生长的。

  这件笔筒,制作工序就更复杂了,光是模具的套制时间和更换就需要极高的技巧。而且,这葫芦表面的缠枝花卉纹,也是模压出来的,要做到清晰平顺,模范的雕刻非常重要,再加上套模,其难度可想而知。

  即便李承融合几个人的记忆,他也不是万能的,匏器不算他的强项。

  他所了解最多的匏器,就是蝈蝈葫芦和蛐蛐葫芦,至于这种方形葫芦笔筒……以前没见过,记忆中也没有。

  虽然不熟悉,但他能看出,这一件四方葫芦笔筒,绝不是普通的民间匏器文玩。

  之所以说不是普通的民间匏器文玩,不光是因为制作工序复杂,还因为其艺术水准,而且,年份也不浅,不是百年之内的东西。

  具体是哪位大师的作品?不上手,他很难鉴定。

  摊主六十多岁,长须,戴着单孔眼镜,正在为一尊葫芦裹腰编织束腰彩带,只见他手指翻飞,几缕丝线在手指缝隙间流转,很快编织出一小段颇具东瀛特色的丸子结在彩带绳上打一个个小球球的一种结绳方法。

  等老先生编织小歇时,李承才开口招呼,指指这件方形葫芦笔筒问道,“哈伊,请问老人家,我可以上手吗?”

  “这件东西,是我父亲在津门经商时,偶然得到的,已经五十多年。你上手吧。”

  五十多年前?津门经商?

  那就是三四十年代,从津门流出的物品。李承点点头,这与自己的目测,差不离,老头子没说谎。

  为什么李承对他的印象,突然从“老人家”变成“老头子”?

  盖因那个时代经商的东瀛人,基本上都不是啥良善人士。

  不管眼前老头子是否好人,他父亲当年,必定欠一笔账!

  所以,李承也就没啥谈话兴致,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四方匏器上。

  先将笔筒中放置的一把侍女扇拿出来,手心翻翻,看看,花孝顺竹东瀛的一种竹子种类制杆,扇面为丝绢,很普通的当代装饰品或者说工艺品,不值钱。

  扇子放在一边,李承将方形笔筒连同竹根底托一道拿起来。

  先看的自然是竹根底托,应该是后来定制的,有点年头,型制还是挺精巧的,竹根凹槽处,刚好可以放入这件匏器笔筒,大约能卡住笔筒底部两厘米高度,让轻飘飘的匏器笔筒置于其上很稳固。

  但,也只能算是精巧,并非古玩或者文物。

  随即又将竹根底托放下。

  将这件方形匏器平置于手上,高度在二十个公分的口语词出头,底部边长八个左右,口部边长五个左右。

  李承啧啧惊叹,这种收口方形葫芦,要模压出套模上的花纹,这工艺要非常高明!

  腰部有些微的内凹无论怎么套模,葫芦还是有腰的。李承又掂了掂,重量大约不到一百克,这可是加了髹漆之后的重量哦。

  也就是说,这只葫芦的内瓤,掏的非常干净,才能有这种“轻飘飘”的感觉,但是,深色的髹漆,又让它看起来非常“沉稳”。

  这也是一种反差极大的工艺特色。

  翻看笔筒的底部,虽然也镶嵌一圈底边,但中心的底儿,依旧是葫芦材质,能看到脐儿脐儿就是葫芦底部那个类似同心圆的一小处。

  有脐儿,就说明这个匏器笔筒在制作的时候,用的就是原底。这是很难的。

  因为葫芦花落果出,它就是圆的,要把一部分套模长成方,相对还好说一些,但要是连底儿都弄成四方平面,模具得非常考究,而且技术要求也高得多。

  李承越发相信,这绝对是清末民初津门制葫高手所为。

  等他再次翻过一面时,顿时脸部火烧火燎他鉴定错了!

  在接近底部的侧面,出现一枚葫芦形印章,这个印章,也是用模具套印出来的。

  凸边,阳文,四字楷书:九功恭制。

  我去!

  根本不是清末民初的津门手艺,而是康熙朝太监粱九功兴建造办处时的宫廷制品!

  这是御制用品!难怪有这等精巧手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ll.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ll.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