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吉光片裘_异国猎宝档案
笔趣阁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1164章 吉光片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64章 吉光片裘

  在李承打完电话后,关大眼兴冲冲的离开,准备明天北上沪海的行程。

  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

  关大眼还没有意识到,她已经在某条道上,又被某人推了一把,越滑越远。

  也许,最终迷失的是她自己。

  对于李承而言,关大眼的那点事,只是鸡毛蒜皮,他的关注点,依旧在今天的香江金融市场上,那里,双方正打得难分难解。

  今天是港股期货的远期升水交割日,因此,交易量非常大。昨天,泛富基金那边曾经备份过一份电子邮件给李承,上面标注今天的交易量预期为一千亿港纸,但是,今天一上午,总交易量已经达到749亿港纸,下午还没开始。可以肯定的是,区区一千亿,肯定挡不住。

  截止中午封盘,港纸汇率依旧维持在830这条二级警戒线。至于775那条三级警戒线,早成为泛富基金想要达成的目标。

  午餐餐桌上,只有李承和泰勒两人,七八碟各色泡菜,主菜只有一条煎鱼和海带排骨,还有一小盆味增汤,典型的韩式午餐。

  李承注意到泰勒的嘴角粘上些许酱料,拿起一张餐巾纸,伸手帮她抹去。泰勒眯着眼睛配合着他的动作,宛如一只被挠了下巴的猫咪。

  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脸庞,李承笑着将纸巾捏成团,放在餐桌上,“陶蓉安替过来,总不好让她去住宾馆,下午我们回弥敦道那边吧,准备一下。”

  泰勒眯着眼,很乖巧的点点头。

  她知道李承的压力有点大。

  泛富基金的成立,决策虽然不是他做的,可是,毕竟是他的提议。

  这家基金容纳了国内调拨过来的六百亿美元外汇,金管局的壹佰亿,港澳台二十多个家族包括李承在内的超过三百亿美金的资本。

  如果还没能扛住这次金融风暴,他就会彻彻底底成为所有人眼中的“罪人”,即便别人能原谅他,他自己也难以放下心结。

  庞大的压力,让他拒绝了任志刚的前往操盘室观摩的邀请,可是,在家中同样也难以静下心来。这种心理压力,让他今天有些失态的怼了关大眼一通,这在平常,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在关大眼那里,钱财才是最重要的,被怼一通,只要有补偿,无所谓的。

  弥敦道别墅,改建之后,一副浓浓的韩式民居风格。

  房屋架构没动,不过,原来两层的平顶,加盖了一层青瓦歇山,形成三层阁楼。

  原本的塑钢窗全部弃用,改为纯木质镂空探出式窗台。原本的大理石走廊,上面铺上一层实木地板,包括厅堂内,也被改为木质地板。后院则增建了一座空井栏像水井护栏一样的歇脚亭,事实上并不是真的水井。

  房间内的装饰,改动的就更多了,几乎看不到一点当年李汉翔家的影子。

  不管对马家人印象如何,看在马文涛的面子上,李承都得隆重招待陶蓉。

  他和泰勒,带领着吴伟和金惠娜,还有两名家佣,将别墅再次整理一遍。忙碌的过程,会让李承不再去琢磨今天的金融之争。

  “欧巴,家中应季装饰画应该更换了,可是我当初忘了预备秋冬季的红作。”泰勒从二楼的一间客房探头出来,对李承尴尬地笑笑,“稍后欧巴陪我去一趟漆咸道,挑选一些应季画,好吗?”

  韩式家庭,装饰画并非一成不变,往往会依照不同的季节特点,选择不同的画作来装饰。

  大体分为春夏季的“绿作”和秋冬季的“红作”两种。绿作就是选择的画作,无论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其色调以青绿色的冷色系为主,红作则是相对浓艳的暖色系画作。

  装饰画的更换,能很好的体现一个家庭的品位与格调。

  香江的四季变化不是很明显,泰勒这丫头忘了这茬,这会尴尬地冲着李承吐吐舌头。

  漆咸道是一条位于尖沙咀到红磡的老街,香江颇有名气的画廊街。

  1962年,拔萃女校的一位名叫桃乐茜斯旺的老师,在这里开设第一家专业的当代画廊。虽然这家画廊只存在四年时间,于1966年九龙暴动中关闭,但是,它开启了香江现当代画廊的潮流。

  从那以后,不少画家或者艺术品代理商,来这条街开设专业画廊,形成九十年代现当代画廊较为集中的商业街,譬如后世著名的11艺术馆,就在这条街的范围内。

  当然,它还是比不过中环的毕打街和摩罗街,但是,漆咸道距离很近,不用过海底隧道。

  漆咸道距离李承所在弥敦道别墅,穿街过巷走近道的话,不过一千五百米左右,而且油尖旺一带是香江著名的堵点,开车过去还不如走着快。

  所以,两人简单商量之后,带上吴伟和金惠娜,四人推着两辆手推车,步行过去。

  泰勒对这一带比李承还熟悉,当初,她留下来负责装修别墅时,经常带着金惠娜在附近转悠,购买各种各样的家用品。在她和金惠娜的带领下,四人沿着东九龙走廊,穿街过巷,擦着香江理工大学的东南角向南拐,十分钟后抵达漆咸道。

  “欧巴,这家金阿拉德画廊的主人,是一位韩裔,她家有不少应季装饰画。”泰勒拉着李承,熟门熟路拐进一条窄巷子,指着不远处的一家不算大的门脸房说道。

  “阿拉德本人也是一名画家,毕业于梨花大学舞台美术系,她的前夫,欧巴一定认识。”泰勒眯着眼睛,笑笑看着李承。

  前夫?李承伸手在她的鼻梁上刮刮,“是哪位艺术家?”

  “陈余生,欧巴听说过吧。”

  “万玉堂老板陈余生?”这个人,李承还真知道。

  港大知名校友之一,香江视觉传达协会的创立者之一,在香江的广告设计和当代美术领域,有着很高的影响力。他还在荷里活道开设了一家名叫“万生堂”的现当代画廊,规模不小。

  只是,李承还真不知道,他的前妻竟然是位韩裔。

  更让他吃惊的是走进画廊之后。

  两人推开玻璃门走进这家不大的画廊,坐在服务台喝咖啡看书的一位女子站起身来,看见泰勒,立即带着笑容迎了上来,对泰勒摆摆手,“泰勒,好久不见!”

  “阿拉德欧尼,好久不见。”泰勒微微躬身,又指指身边的李承,“这是我未婚夫威尔斯。”这位笑脸迎接出来的妇人,会是陈余生的夫人?

  要知道,陈余生出生于1925年,今年七十有余,而眼前这位身高一米七、有着一点欧美深眼窝高鼻梁特征、颇有气质的女子,怎么看,也只有三十余岁

  一树梨花压海棠?那又为什么离婚?

  李承满腹疑团,却不好问出口,在泰勒介绍完毕后,礼节性笑着与对方握握手,“金小姐好!”

  “很荣幸见到李生!”这位穿着白蓝相间连身长裙的少妇,微微向李承鞠躬,“在媒体上看到过很多李生的事迹,让人钦佩,真为泰勒小姐感到高兴!”

  李承目光从这位阿拉德女士身上划过时,对方似乎有意无意地让她那敞开的字领中一团白腻若隐若现。这让李承微微一怔,这个女人,不单纯,来自男人的直觉!

  这家画廊,和高德画廊自然是没法比的。

  画廊的一层面积不大,长方形,宽四米,长十米左右,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各色水粉、水彩及油画画框,中间则是一米宽的中岛台,油画两两字型相靠。

  画作的水平不算出彩,其中有一部分署名金阿拉德,还有一部分明显是其他画家寄卖品。

  阿拉德陪同泰勒去挑选应季画,李承坐在小沙发上品尝着咖啡,沙发的旁边是一个供客人休息时翻阅的三层书架。

  李承打眼扫了一遍,二三层上面摆放着几本杂志,都是时尚、美术、设计方面的,还有几张折叠好的报纸,最下面的第一层,有几本线装书,看起来像是古籍。

  弯腰随手抽取一本,李承一愣。

  竟然真的是一本古籍,而且是极其少见的李氏朝鲜用高丽文刊印的中国古籍三才图会之地理门之卷九至卷十二。

  李承连忙将这本泛黄带有不少霉点的竹纸书平摊在茶几上,又拿过几张卫生纸擦擦手之后,才小心翼翼的翻开灰褐色,有些卷角的书皮。

  扉页为权尚夏作的序言。

  世宗大王创立的朝鲜文字,与当代的韩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譬如当时的朝鲜文中,留存有约三分之一的“假借字”借用汉字来表现另一种意思,而现在的韩文中,假借字不足百分之一。

  不过,这不会对李承的产生影响。

  看过这篇序言,李承大概明白这套书籍是怎么回事。

  先说说权尚夏。

  此人是李氏朝鲜安东权氏著名的学者,生活年代在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八世纪初。李氏王朝著名的儒学大家,理学家和哲学家,朝鲜孝宗、朝鲜显宗、朝鲜肃宗三朝的巨儒及西人党的党首。同时,此人还是李氏朝鲜一代文宗宋时烈的大弟子,衣钵传人。

  这套三才图会,就是权尚夏带领一帮朝鲜学者,于肃宗三十年甲申即1704年,翻译并重新刊印的。

  再说说三才图会。

  这绝对是一套整古烁今的奇书,一共一百零六卷,分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等十四门。每一事物,写其图像,加以说明,图文互证,细大毕载,足资钩稽。

  还记得语文课本上很多古代人的画像吗?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从这套丛书中影印下来。另外,所谓山海经奇珍异兽的图像,以及女儿国、狗国等,都有图绘。

  涉及的内容不但有天文地理、矿产资源、历法术数、衣冠制度、琴棋书画、草木鱼虫、排兵布阵,还涉及海外异事、刀法剑谱,棍术与三人攻战小组,类似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阵”

  堪称当时门类最为齐全的百科式图录类书。

  原作者为明代收藏家、学者王圻及其儿子王思义。

  现存最早版本为万历三十七年,可惜不全,只存留三十二卷正本。清乾隆帝安排工部和礼部查找各地版本,重修三才图会,才得以补全,此为副本。

  最后说说权尚夏为什么要翻译并刊印这本书?

  这与当时的李氏朝鲜在位的肃宗李焞16741720有很大关系。

  李氏王朝迫于清朝的军事压力,于1637年被迫割断与明朝的宗藩关系,并转而成为清朝的属国。但是,在李氏朝鲜,“尊周思明”一直是当时的主流思想。

  肃宗李焞,就是典型的尊周思明思想的倡导者。

  1704年,在明代灭亡甲子年祭,肃宗李焞在汉城昌德宫的后苑,修建“大报坛”,以祭祀明朝神宗皇帝,以报答壬辰倭乱时派大军援助朝鲜的明神宗的“再造之恩”。

  朝鲜英祖时大报坛的祭祀对象增加了明太祖和崇祯帝。

  大报坛祭祀每年进行一次,肃宗以后朝鲜历代国王几乎都曾亲自参与,是朝鲜王朝后期最隆重的祭祀典礼,表达了朝鲜对明朝的感恩与怀念,进而引申至对“华夷之辨”和“君臣之义”的宣扬,彰显朝鲜王朝在华夷颠倒的天下秩序下的存在意义与正统性。

  因此大报坛被视为朝鲜王朝后期“尊周思明”意识形态的象征性建筑。

  权尚夏作为当时的大儒,授命为“大报坛祭祀”的导祭官,负责制定完整的流程并主导祭祀。既然是祭祀明朝皇帝,总不能只拜拜画像吧,于是,围绕着这次祭祀,权尚夏带领一帮学者,翻译并刊印大量明代的宗卷。

  这套三才图会,由此而来!

  李承万万没想到,竟然在这家不知名的画廊中,遇到这种珍本!

  简单翻阅一遍之后,他又将目光落在其它基本古籍上。

  这次,他蹲着身子,小心翼翼的一本本取出来。

  一共四本合计十八卷,都是三才图会,可惜,依旧不全。

  不过,这收获,依旧让李承激动不已!

  朝鲜文版本、为大报坛祭祀而特别刊印,这四本三才图会,用吉光片裘来形容,绝不为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ll.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ll.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